现场探访
探访地:通惠河沿岸
探访理由:在昨天的会议上,通报了一批本市目前涉及违建乱象、垃圾成山、黑车行驶、河道水污染的问题。这些被通报的地点都是本市接下来要重点治理的区域。为此,记者专程探访了地处市东二环—东三环的通惠河两岸的部分违法建设。这些被通报的地点都有哪些特点?突出需要解决的难题在哪儿?昨日,记者前往通惠河北路南侧与通惠河之间的违建区域,试图更全面地了解这些问题。
记者自驾车从二环路辅路进入通惠河北岸违法建设入口,刚一下车,一股刺鼻的河水臭味扑面而来。
房屋沿通惠河岸错落着,与河岸间空出了一条泥泞道路。由于宽度不足一辆车通行,记者徒步走进了这片平房。
道路一侧的房屋,几乎没有间距。墙体的颜色五花八门,高低、材料不一,也没有建在同一条直线上。从狭窄的“胡同”中,能看到里面还有三四层房屋。
“我家几代人都住在这儿。”一位80多岁的老人对记者介绍说,最早这里是菜地,后来陆续建起了房子。“我们家是有门牌号码的,这块地叫砖厂,后来这层房子几乎都是违法建设,就没有门牌号码了。”她指着边上的房子对记者说,这里除了几户老人住外,其他的大部分都租给了外地人。
“我在这儿住了十年了,”一位租户介绍道,“因为便宜,所以一直没有换。十几平方米的平房,几百块,在北京恐怕很难找到比这儿更便宜的了。”
正说着,只见一位住户把一盆脏水倒进了通惠河里。记者注意到,河岸的斜坡上,已经挂上了不少生活垃圾,河水也被污染成了黑色,上面还漂着一层白沫子,河水的恶臭已经压过不远处一处公厕的气味。“本来这里有下水,但是总堵,又没人来修,只能往河里倒。”文/本报记者梁琦
权威对话
近年来力度最大的
一次拆违行动
对话人: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玮
记者:如何保证拆除违建的顺利实施?
王玮:有五项措施。首先要建立起举报机制。各区县、部门要向社会公布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举报电话,随时登记、调查、处理、反馈举报情况。二是第一时间发现,第一时间拆除。组织专门队伍负责发现、制止和拆除违法建设。三是看住路口、管住现场。禁止违法建设施工人员、设备和材料进场,制止新生违法建设。四是管住经营,冻结交易。五是纪检监督,组织管人。纪检部门启动约谈、诫勉谈话等行政问责机制,将制止违法建设的成效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体系。
记者:在这次专项行动中,问责机制会更有效吗?
王玮:这次拆违专项行动,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,对执行部门、个人的考核也会更加严格。指挥部办公室将负责汇总制作全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总台账,除了各区县上报的台账外,总台账还要与规划和国土部门的卫片进行对照,确保没有遗漏。
对于参与、放任违法建设的个人和物业企业,这次也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。市住建委将对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巡查、制止、报告职责和对参与违法建设的施工、监理、混凝土、物业、经纪机构等企业及从业人员依法进行处理。市规划委将对为违法建设提供服务的设计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。文/本报记者梁琦